膀胱结石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。通常情况下,分原发性膀胱结石和继发性膀胱结石。前者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,多由于营养不良引起,小儿比较多发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,小儿膀胱结石现已呈下降趋势;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,膀胱结石多数发生于老年男性,且多患前列腺增生症或尿道狭窄;在贫困地区,多见于儿童,女性则较少见。
膀胱结石症状是疼痛和血尿,仅少数在肾盂中较大不活动的结石,又没有梗阻感染时,可长时间无症状,甚至患肾完全部失去功能,症状不明显,待出现肾积水或感染时才被发现。程度与结石部位、大小、活动与否及有无并发症、相关程度等因素有关。结石越小,症状则越明显。
在肾盂内较小的结石因移动性较大和刺激方面的原因,引起平滑肌痉挛,结石嵌顿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发生急性梗阻,则出现肾绞痛。绞痛后出现血尿,有的结石逐渐长大导致慢性梗阻,发生肾积水和脓尿。在独肾或双肾结石,偶可发生全部性阻塞,由于肾肾反射机理,可引起急性尿闭,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。
高动物蛋白摄入可致尿液中钙和尿酸含量增加,尿PH值下降,促使结石形成:乳制品消费低下或乳儿喂养不当,较易发生膀胱结石。蔗糖摄入过多,可促进肠道吸收钙和草酸,导致尿钙排泄增加。蔬菜和食物纤维摄人过少,易发生结石。另外维生素族、矿物质、盐类的摄入或代谢异常,增加了尿石形成的机会。
平时应多饮水,养成饮水习惯。多饮水可增加膀胱结石患者尿量,稀释尿中的结晶,使其易排出体外。同时,即使已形成的细小结石,可及早把它从尿中冲刷出去。
患有此病的患者饮食中宜以清淡、低蛋白、低脂肪为主。不能大吃大喝,限制超量营养。因大吃大喝多数是高蛋白、高糖和高脂肪饮食,这样会增加结石的隐患性。膀胱结石患者平时要适当多吃一些粗粮和素食。
膀胱区平片无不透光阴影。排尿期尿道造影,见瓣膜以上尿道扩张、增长,瓣膜以下尿道正常。尿道镜检查,可在后尿道看到瓣膜,呈活瓣样隔膜,多位于前壁。膀胱镜检查,膀胱内无结石。